教材回扣 上学贵背后的“黑手”
江苏省检察机关经过两年多的侦查,挖出了一系列高校教材回扣案:在江苏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学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业贿赂立案。
1987年,国家教委曾发文规定,高校教材允许有9%至12%的折扣,其中5%要返给学生,其余作为业务费用支出。但检察机关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将折扣返还学生,也没有用于教材发行业务支出,而是先将折扣放进“小金库”,然后“洗”进个人的口袋。
目前,已查出在“小金库”里的这类违法金额2000万元。除了明折扣,还有大量暗回扣。这些钱通常从书商的口袋里直接进入学校有关人员的腰包里,学校无账目可查,只有书商的账面上才有记录。
江苏东南大学一位大学英语教师说,大学英语类教材因为是公共学科,所有学生都要人手一本。一些出版商就组织相关主管领导、采购人员出国旅游、打高尔夫球、到豪华消费场所消费。有的出版商甚至聘请相关人员当“顾问”,以“顾问费”方式给回扣。
一项公众调查结果显示,教材出版业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江苏某高校参与教材采购的一名办事员,5年“吃”了14万多元教材回扣,每年还要集中领取一次“奖励费”。南京一家国有书店的一名销售人员,个人就可支配40多万元折扣款,其中相当一部分款项进了高校采购人员的腰包。
“不斩断商业贿赂这只黑手,‘上学贵’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正在查办案件的检察官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