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让有德者有“得”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2-10-22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文明办召开全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工作推进会,并正式下发《关于组织全市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生活有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今后,合肥市各级文明办每年了解一次本辖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生活状况,分级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帮扶制度化、常态化,真正让有德者有,让好人有好报。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很多好人和道德模范,在关键时刻勇于出手救助他人之时,自己却很可能受到伤害。因帮助别人而致残、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可否认,过去一度时期,对好人、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是不够的,以至于出现了好人流汗、流血又流泪的情况。

    有一首歌唱道:好人是这个世界的根,好人是这个世界的魂。毫无疑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做好事本不求回报。所以,当他们遭遇困难时,往往选择默默地承受。关心关爱好人和道德模范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又是社会的责任。让求德求善的人获得实实在在的褒扬、奖励和帮助,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舞,也是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和激励,能够引导更多的人向好人看齐、争当道德模范。

    让好人有好报,本意不仅仅是给他们物质、经济上的回报,因为善良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合适的方式,倡导善有善报的价值导向。相比物质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尊崇、礼遇,更有感召力、影响力。只有深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推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褒奖平民英雄、推崇凡人善举,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才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把向善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营造人人向善、个个行善的浓厚氛围。

    当然,除了从政治、政策和生活上给予好人关爱,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外,还要从法律层面对那些失德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创造惩恶扬善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从而使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成为公众本能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动。(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