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系列言论之十六:从政者,敢于担当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2-09-29  

 

习近平同志在近日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四川宜宾流杯池公园有一石刻,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有作为者定有不凡。这里的大事难事,不专指个人的大事难事,更指国家、社会的大事难事。生而在世,在国家大事、社会难事面前,是退避三舍,还是敢于担当,不仅显示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下,也决定着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作为。作为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状态。

是不是敢于担当,具体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检验的是党性,比出的是作风和能力。只有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勇于尽责,才能修炼党性;只有在艰难困苦的考验中敢于担当,才能使党员干部的能力与时俱进。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能较好地做到这点,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或者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者放弃责任,回避矛盾,面对风险不敢闯;或者把心思和精力用错地方,只谋一己私利。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任其职,就应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从某种意义上说,勇于担责是魄力,战胜困难是业绩,解决问题是能力。遇事打自己的小九九,不敢说硬话,不敢尽责任,最终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一发不可收拾。要做到敢于担当,就要弄明白一生辛苦为谁忙。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才能在平时忠诚履职、埋头苦干,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

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困难所吓倒,不因个人蝇头小利而迷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尽责,正是党员干部矢志追求的境界。从政者的责任也在于此。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