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生活处处可以学雷锋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3-03-18  

 

50多年来,在各个行业、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的雷锋。这告诉我们,学雷锋,不需要挑选时间、地点,处处都是现场,人人都是主角。

雷锋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善与美蕴藏在生活点滴中。”雷锋做好事就表现在每时每刻,落实在日常点滴。出差乘车,他帮助乘务员扫地;战友归来,他帮助补课;路遇困难,他帮忙搭把手。正是这种不分场合、不因善小而不为,成就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雷锋。

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从未远离。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传人。他们总是见难就解、见危就帮、见弱就扶、见贫就济。孩子快要坠楼时,“托举哥”周冲挺身而出;大山深处的村民需要医疗服务时,周月华夫妇主动担当;学生面临辍学、家庭遇到困难时,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解囊相助……他们之所以在时代的生活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主要因为他们把每天都当成“雷锋日”,把生活的舞台当成学雷锋的平台,处处帮助人,时时做好事。

丰子恺先生说得好:“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与平民英雄和道德楷模相比,少数人眼里却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即使身在现场,也不愿伸出援手,传递爱心。诸如老人跌倒无人搀扶、歹徒行凶无人制止,不时冲撞着我们的神经。这些现场中的人,就是鲁迅笔下的所谓“看客”。“看客”多了,我们所希望的社会道德环境会好起来吗?任何一个现场,只有多一些雷锋,少一些“看客”,才能营造良好的道德生态环境,让人感到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

好事要做千千万,爱心没有终点站。学雷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局外人,都是剧中人。面对雾霾天气、水质污染,提倡低碳生活、坚持绿色出行,就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场;面对拥挤的人群、拥堵的道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有序,就是在建设和谐中国的现场;面对自然灾害、突发变故,捐一件衣物、献一份爱心,就是在建设慈善中国的现场;面对作风新规、廉洁要求,不顶风而行、不违反规定,就是在建设清廉中国的现场。

社会是个大现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入公众的视野。对于现代人来说,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更多了。如果心存爱心、崇德向善,足不出户就可以帮助他人、关爱社会。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帮助他人的社会美德,不管在什么现场都应该保持和发扬。“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只要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他人需要时热心给予支持和帮助,哪怕只是点滴的光和热,也能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整个社会。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