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街巷群众闲聊,提及刚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不认为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是把准了脉、瞧准了病、点到了要害,表示对活动拥护,对良好成效十分期盼。但也有人表示,要真抓实干,千万别走过场。群众的拥护,说明活动应该搞;群众的期盼,则要求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实际上,活动搞得好不好,“四风”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对“四风”危害的感受最强烈、最直接。
虽然,现阶段党群干群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党员干部队伍中也确实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四风”严重背离了民心,阻断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看不到这一点,就是政治上的麻木;不下狠心予以解决,就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
“善为民者,宣之使言”,解决“四风”问题,就应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真正放下身段,虚心而诚恳地让群众把心里话说出来,把问题毛病指出来,把希望与要求提出来,如此,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不然,关起门来搞“表扬与自我表扬”、热衷皮皮毛毛的那一套,或者认认真真地“走过场”,难免出现“整风开始有点怕,开始以后没有啥”的结果,这是群众最顾虑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是群众。群众既是党执政的基础,更是监督党、检验党是否保持先进性的终审“评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紧紧依靠群众,即“镜子”照得准不准、“衣冠”着得正不正、“洗澡”洗得净不净、“治病”治得好不好,不能仅限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满意”,应更多地听听群众的意见和看法,接受群众的检验。
解决“四风”的前提是群众。群众的眼最亮、心最明,也是最通情达理的。听到要解决“四风”问题,有些身不洁净、衣冠不整、患有“病症”的干部会忐忑不安,担心认识到不了位、检查过不了关,特别是害怕群众提意见下不了台。实际上,这还是不相信群众。这次“活动”不是“运动”,更不会搞扩大化让人人自危。除了那些触犯法律的,有问题纠正就好、有错误改了就好,放下包袱,洗心革面,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把“病症”驱得无影无踪,一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可。进而尽心尽力、利利索索地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务实清廉,就会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与赞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如期成真。(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