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依托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是由1985年开办的水泥工艺专业发展起来的以建材为背景的应用学科,形成了水泥基材料、高分子基绿色建筑材料,高效能源转化及储能材料三个研究方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于2016年验收合格,是省内唯一涵盖水泥生产技术研究的学科。
现有专职科研人员4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21人,硕士17人,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青年骨干教师2人。
近年来,获得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共计3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EI检索66篇,授权专利34项,出版著作3部;承担建材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2项,横向到账经费累计194.68万元。
二、学科方向
1. 水泥基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
①水泥工业节能环保及能源诊断(热工测试)应用技术开发研究;
②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制品开发研究;
③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应用研究。
本方向带头人简介:李坦平,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2016年入选 “三个一批”杰出工程师,。历年来,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科基金、科技计划及湖南省教育厅、衡阳市科技项目6项,教研教改项目2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等负责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参编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多项,主持完成校企合作横向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经费100多万元。
2. 高分子基绿色建筑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
①建材表面防护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环保型、功能型涂料用树脂的研制与应用。
②以可再生植物资源、废弃塑料、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等为原料,研制新型高附加值高分子基建筑材料。
③光、电、磁等功能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其在建材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
本方向带头人简介:罗建新,1983年6月生,博士,教授,青年骨干教师,先后获得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和569vip威尼斯游戏双一流重大培育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3. 高效能源转化与储能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
① 大功率高振实密度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② 高效热电材料和光催化制氢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③ 高光电性能太阳能薄膜电极的开发与利用。
本方向带头人简介:娄晓明,1978年9月生,博士,教授,湖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近年来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授权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三、学科建设计划
1. 建设目标
坚持建材特色,围绕绿色建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加强交流合作,以水泥基材料为主体开展传统建材提质增效研究,以高分子基绿色建筑材料和高效储能与能源转化材料为两翼,开展新型绿色建材、智能建筑及功能化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整体实力和影响力,逐步将学科建设成省内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2. 建设内容
(1) 人才培养
本着“面向工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与知名企业合作,着力实现教学理念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外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创造条件,鼓励本学科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参与高水平的联合研究、访学、交流,3年内争取3-5人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历。
(2)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持续强化科技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科研制度,为学科成员的科研活动、成果固化与应用推广提供有效保障;聚焦重大学术问题,合理调配人财物,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并支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课题、与地方经济接轨的重大横向项目。
(3) 文化传承创新与师资队伍建设
以学科需求为导向,组建学科梯队,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夯实人才基础;继续推进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育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职称学历与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推进省部级科技创新与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工作;完善师资队伍发展保障、激励与考核机制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学习、进修;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申请与企业生产联系紧密的发明专利,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工程应用研究,构建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提供准确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