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双一流"建设办公室、申硕办、高教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发展规划 > 他山之石 > 正文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发展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20-12-14 打印本页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南,不断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立足国家战略,科学构建分类评价体系;立足区域特色,精准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打造学科优势;立足学校特色,重视教师发展;立足人才培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发展;教育评价改革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指出,应“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推进各级各类高校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

完善教育评价: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承载着为地方发展“造血”的责任,关系到大量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展,关系到为我国各区域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人才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地方发展战略的变化,目前尚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及时跟进调整办学目标和发展思路,在自身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教材等方面特色不鲜明,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亟需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自身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对接区域战略、瞄准关键领域、优化专业结构。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一流大学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盲目争评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导致对院校自身的定位缺乏特色,主动对接国家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不够,不能聚焦区域特色和未来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尚未与时俱进地找准学校特色定位。此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还不能满足当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急需精准定位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对接国家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追踪产业变化趋势,瞄准关键特色领域,突出学校优势特色,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同时,还应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做好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要聚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由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本身不精准,导致在分类评价指导时缺乏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体系,仍参照研究型大学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决定教育发展方向,建议在对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评价体系时,应从关注校园生均面积、生均图书、生均经费、科研论文等办学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聚焦特色人才培养能力等软实力指标的提升上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的现实情况,未能充分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开发新的课程及教材。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是提升本科教学内容前沿性的重要途径。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切实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教育教学都胜任、理论实践能融合、学识能力与人格魅力俱佳”的“双师型”教师。

立足国家战略,科学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强化分类指导

根据《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原则,建议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应为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办出地方特色,以特色立校,走特色强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立足国家战略,强化分类指导,注重质量监测。一方面,要从政府的管理角度,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分类评价,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评价体系。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评估,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应依据自身发展定位自主设置发展规划,并根据其发展规划设计一校一评的个性化评估指标,构建即时动态的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质量监测机制,针对每所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标达成度、师资条件满足、质量保障运行、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并跟踪质量改进情况。同时,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激发地方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动力。

要立足区域特色,精准定位学校发展目标,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学科优势。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重大区域发展需要,结合本校特色实际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定位并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二是要多方联动打造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区域内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专业布局的顶层设计;与多部门联动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培育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群、打造符合战略需求和时代趋势的跨学科专业建设新高地,提升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与针对性。三是要全面统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要针对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扎实的教学科研体系、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有效的思想引领体系、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牢牢把握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形成特色专业和比较优势学科。不断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立足学校自身特色,科学设置教师招聘门槛,重视教师发展,做精课程教材。一要科学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标准和培养目标。二要调整完善师资的准入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盲目跟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招聘要求,应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适度放宽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更加重视教师本人是否具有相应专业和岗位的实际能力。一些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某些实操性强的专业应适当引入“双师型”教师。三要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自学导学与团队成长相结合”的路径,组织教师开展专业研修和技能实践。四要充分发挥课程质量督导团对于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指导、精品课程建设的督导引领和促进作用。要通过教学督导和交流研讨,努力培养一批思想作风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将教材选用监测制度纳入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要立足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对地方本科院校的领导,大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工程,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二是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潜能来深化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即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严格要求,从严管理。三是地方本科院校要多渠道精准获得人才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教学流和决策流等有效信息,注重实习环节,加强校地合作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做出各校特色。四是及时收集整理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区域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特色化、专业性、应用型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瑰曙:湖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原载2020年第2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webmaster@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