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双一流"建设办公室、申硕办、高教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南农业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7-10-19 打印本页

关于印发《湖南农业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湘农发〔2017〕4号

各二级党组织;各院、部、处、馆,后勤服务集团:

《湖南农业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已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学校党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7年6月1日

 

 

 

湖南农业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和《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湘政发〔2017〕3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彰显特色,打造高峰、交叉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思路,以创建一流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实施“六大”建设工程,凝练学科方向,建好学科队伍,夯实学科平台,培养拔尖人才,培育标志成果,彰显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实力,着力提高我校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有影响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

(二)建设原则

1.坚持一流标准。对照国内一流农业大学和一流学科标准,通过重点建设,系统推进学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科文化、学术影响、社会声誉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八位一体”建设,彰显优势与特色,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突出分类发展。坚持扶优扶需扶特,加强全校统筹规划,按照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三个层次,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特色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学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找准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3.对接重大需求。围绕国家尤其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和解决区域性、行业性急需的战略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对接国家和湖南省重大研究计划,开展特色化人才培养,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4.强化绩效评估。实施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强化绩效评估,完善奖惩制度,实施分类发展动态调整,鼓励公平竞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显著的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学科,减少支持力度。

(三)建设目标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贡献、一流成果”为目标,推动学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学术环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产生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在夯实学校文化底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3-4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1,学校esi整体排名进入前2800位;力争作物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个以上学科进入湖南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整体进入湖南省国内特色大学行列;4个以上学科在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中进入前30,7个左右学科进入前50。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农林院校前10名,全面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2030年,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若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前列;5个左右的学科领域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esi整体排名进入前2000位;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

2050年,2-3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一批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列,6个左右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升,esi整体排名进入前1500位,建设成为世界有影响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

二、建设任务

(一)实施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作用,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优势、重点、培育学科建设,构建优势学科带动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支撑优势学科的协同发展机制。

实施学科“高峰”建设计划。积极对接湖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认真抓好优势学科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争取学校5个以上的优势学科进入湖南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打造学科高峰,以一流学科支撑引领一流专业建设,把一流学术团队和一流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设一批能引领和提升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

实施学科“高原”建设计划。抓好重点学科与培育学科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系统推进学科师资队伍、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文化、学术声誉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八位一体”建设,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培养优秀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实施esi学科排名提升计划。密切关注esi学科排名,认真深入做好详细分析,积极整合学科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在es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确保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esi学科排名保持在1以内并持续上升,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学科领域等在esi学科排名有所提升并力争早日进入前1。

(二)实施人才建设工程,汇聚优秀学科队伍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积极对接湖南省“双一流”领军人才计划和“双一流”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整体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构建“金字塔”式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坚持学者为重,根据学科层次设立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才、学术带头人才和学科骨干人才等岗位,探索协议工资制、年薪制、特殊人才津贴、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让优秀人才能潜身教学,安心科研。实施“拔尖人才”计划和“1515”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国家级杰出人才的培育力度,举全校之力切实做好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并力争有重大突破。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或作访问学者,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和国外研修经历的学术人才队伍,提升学科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实施“神农学者”引进计划。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评估机制、发现评价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细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岗位(方向),构建“神农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英才引进体系,建立学科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大招聘宣传力度,通过学术交流、现场招聘、媒体宣传等方式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学校负责宏观决策与调控,学院负责自主选人用人,学科负责人才岗位设置论证,形成“学校-学院-学科”引才协同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坚持“一人一策、精准发力、有效目标、重点突破”,建立人才引进快速反应、快速决策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项目聘用和协议聘用制度、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高端人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人才引进后,注重后续培养,促使其成为更高层次人才并与现有人才互动发展。扩大优秀博士进人规模,相应学科每年按需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博士。提高博士后待遇,鼓励新进博士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尚未达到人才引进条件的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可先纳入师资博士后管理,作为师资储备培养。建立优秀人才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绿色通道,在重要教学科研成果、项目、论文及人才项目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者可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评审指标单列。

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坚持“双链条”的团队建设思路,对接湖南省“双一流”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积极推进横向按油菜、水稻、茶叶、生猪、柑橘、葡萄、烟草、中草药等产业链组建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纵向按学术链组建人才培养团队,进一步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培养拔尖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大力营造团结合作、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积极支持以pi模式组建团队,建立科学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明确团队负责人的责权利,赋予学科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强化团队跨年度人均业绩考核,淡化个人年度业绩考核。从考核评价、科研项目和成果推荐、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建立约束机制,确保研究方向和学科团队相对稳定。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非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署名的一区及以上sci论文可以作为职称评聘、导师考核的有效业绩。

(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对接湖南省“双一流”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

实施本科教育固本强基计划。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做好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强化通识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构建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引领,以“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培养模式为重点的多样化培养格局,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研究生教育内涵提质计划。坚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统筹谋划,做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和优化布局工作,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良性互动发展。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扩大硕博连读和推免生接受比例,完善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和招考两种机制。严格限制招收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仅限于与报考专业相符合的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和改进招生宣传,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坚持突出重点,差异发展,优化结构,注重绩效,建立以培养能力为基础,以绩效和质量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严格研究生授予学位标准,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设立研究生访学基金和留学基金,鼓励研究生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和合作科研,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平台优势、品牌优势,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拓展与波兰弗罗茨瓦夫环境与生命科学大学等国外高校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留学生的渠道和领域,建立招收来华留学生有效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院和师生举办或参与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

实施未来学科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中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和重大潜力者,通过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深造或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科建设储备优秀人才。

(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

以服务国家和湖南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和成果培育为抓手,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重大项目和成果培育计划。聚焦国家和湖南重大需求,对接湖南省“双一流”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研发项目,以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突出10大创新领域,重点布局30个优先主题,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粮油作物、园艺经济作物、畜禽、植物资源利用、资源环境与生态、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业生物技术前沿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成果。大力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提升学校服务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的能力。

实施科研基础条件提质计划。根据“同类合并、分级管理、主体明确、实体运行、绩效考评”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创新链构建、有利于聚集项目和人才、有利于聚集创新资源的要求,建立科研平台准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与淘汰机制,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建好、用好、管好科研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国家级平台以校管为主,省部级平台和学科公共平台以院管为主。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部省级平台为基础,集成作物学、生物学等学科群的优势和特色,整合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着重建设好系统生物学创新平台,实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加大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计划,全面提升学校科研基础条件水平。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组建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化学校科研组织、教师考核、资源配置、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积极在科研运行保障、经费筹措使用、绩效评价、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方面大胆进行尝试,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人才、学科、科研之间的壁垒,激发学院和学科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五)实施产学研平台建设工程,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服务产业为导向,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联合开发中心,共同进行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与合作单位互利共赢。

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积极对接湖南省“双一流”产学研平台计划,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鼓励跨界融合,推行全产业链服务,探索富有农大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在油菜、水稻、茶叶、生猪、水产、油茶、蔬菜、柑橘、葡萄、烟草、中草药等产业服务领域保持优势,切实提升我校服务大产业、大区域、大社会的能力,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以服务我省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导向,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考虑、长远规划,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校内基地和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专家服务站、“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服务基地和本科实习基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各类基地的管理和考核,推进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加强特色产业技术集成,将农业科技成果以信息化的手段送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手中,建设服务链、创业链、产业链相互融合的新型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六)实施创新文化建设工程,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对农大精神、办学特色、优良传统等的研究和凝练,加强对校训、办学理念的诠释,传承优良传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文化氛围,激励师生爱校敬业,增强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具有农大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开展学科发展史研究,积极挖掘和宣传学科“典型案例”、优秀导师、杰出校友,定期开展“十佳”研究生导师评选活动,丰富学科精神内核,增强学科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统筹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关键作用、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完善学科建设联动机制,统筹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目标统筹、资源整合和建设任务监督实施与考核;突出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实施主体作用,实行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共同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其中,院长负组织和服务责任,学科带头人负主导和实施责任。坚持权责利统一,提高学科带头人的岗位津贴,强化学科带头人的资源统筹权、相关人员聘任的提名权、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权,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聘期目标,强化学科带头人的聘期考核。青年老师和学科骨干培养情况列入学院目标考核的重点和学院院长、学科负责人岗位聘期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经费统筹机制

学校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经费项目,加大学科建设经费、人才建设经费、科研平台建设经费等的统筹使用,每年设立不少于6000万元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以项目方式支持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积极鼓励各个学科冲击esi学科排名前1和1‰,将在es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esi学科贡献率、高水平论文他引次数等项目纳入学校奖励范围统筹考虑。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和上级专项支持经费,经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依据承担任务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核算分配到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根据建设任务需求和经费来源,加大统筹使用,自主编制建设经费预算,并依规使用。

(三)提升管理水平,夯实学科建设条件保障基础

推进校院两级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中心建设,学校建立功能配套的公共平台,服务全校学科;学院集中学科仪器设备建立学科公共平台,优先服务学科团队;统筹使用全校各项经费中仪器设备购置费,凡价值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必须进入学科公共平台或学校公共平台,并加强购置前的可行性和技术性论证,注重系统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购置。在资源可能的前提下,学校优先保障学科基本的和相对集中的用房面积和水电供给,并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的用房面积和水电有偿使用服务。高标准建设耘园基地,进一步提质改造长安、浏阳基地,确保每个学科拥有占地面积适度的试验田和科研设施用地。

(四)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章程实施和监督机制,强化章程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方面的基础作用,提高师生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构建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校院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发展、学术评价等事项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推动学术事务去行政化。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建设,加强议事协商,扩大有序参与,进一步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纪委、监察、审计、督导联动机制,规范问责制度,强化党委行政决定决议、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的督办督导。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信息公开实效。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校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非教学科研机构数量和管理编制,优化学院设置和人员配备,充实教学科研一线,进一步理顺机关部门与学院关系,推进机关职能由具体管理向服务指导转变,逐步实现管理效能化、服务专业化。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放权与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明晰校院两级责权,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下移学校管理重心。实施学院分类管理,按照“定目标、配资源、核绩效、奖先进”的原则,推进学院绩效考核,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学院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长、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学科建设、人才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双一流”建设的领导决策和统筹协调。设立“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挂靠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全校“双一流”建设日常组织与管理工作。“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学科建设工作的校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兼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教务处、计划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基地管理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学院和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主体,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编制实施方案

“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指导学院和各学科深入研究自身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具体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资金筹集和使用等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必须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具体要求,并经专家会议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三)强化跟踪指导

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学院院长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或组织相关专家,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动态调整。建设成效通过相关平台向师生公开,接受师生的监督。

原文链接:http://xkjs.hunau.edu.cn/syljs/xkjs_5546/zcwj/201709/t20170928_211469.html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webmaster@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