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全省高校领导干部
暑期研讨班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肖国安
2016年8月30日
同志们: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为深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切实推进我省“双一流”建设,力求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厅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把今年暑期研讨班的主题聚焦到“双一流”建设。
力力副省长高度重视本次研讨班,专门审定了研讨方案,下午将做重要讲话,省委组织部胡奇副部长还将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专题报告,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双一流”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部署实施“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一流强国与一流大学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历史发展证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流强国与一流大学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一流大学促进一流强国崛起,一流强国支撑一流大学发展。
一是从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个强国的崛起,都与一流大学的崛起是同向同步的。比如,德国在19世纪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主要得益于在文化科技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当时的德国,拥有柏林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200年的发展历程,这与其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重点支持一流大学建设是密不可分的。1877年,日本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东京大学,并举全国之力重点支持其发展,1880年给该校的拨款占全国文教经费的4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国家在二战期间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但得益于其残存的一流大学和科技基础以及人文精神等,使得他们在二战后又迅速崛起,再次跻身强国行列。
二是从强国的演进轨迹来看,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与世界一流大学中心转移的轨迹是基本吻合的。有关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产业发展乃至产业革命,都离不开一流大学的支撑和带动。1088年,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诞生后,逐渐成为欧洲学者争相向往的学术圣地,但丁、哥白尼等曾在这里求学或从教,意大利因而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并且催生了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的城邦资本主义经济。十五世纪开始,到意大利学习的英国人以及一些外国学者,把“新学”和人文主义思想带到英国,推动英国大学走向“世俗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汇聚了培根、牛顿、达尔文等一批杰出科学家,建立了近现代科学体系,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1810年,“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诞生,其“教学研究合一”的办学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地一流学者,洪堡大学成为当时的世界学术中心,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重要的国家。19世纪末,美国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引领了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方向,美国因而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并逐渐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三是从发挥的功能作用来看,一流大学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引擎。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一流大学作为先进知识的殿堂、科技创新的高地和杰出人才的摇篮,既代表了国家的软实力,也集中反映了国家的硬实力,是建设一流强国的重中之重。据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70诞生于世界一流大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90来自于世界一流大学。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把创建一流大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举措,立陶宛、爱尔兰、泰国、越南、拉脱维亚等国家也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二,我国具有“双一流”建设的现实基础和迫切需要。一流大学的形成,是国家综合实力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来讲,我国建设“双一流”既切实可行,也十分紧迫。
一是我国已具备建设“双一流”的经济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无论是杰出人才引进、科研团队建设,还是条件设施改善、创新平台搭建,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这不是每个国家、每所大学都能负担得起的。有学者研究发现,排名世界前200名的大学,都是来自gdp总量超过30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大学,基本上来自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等极个别国家例外。还有学者研究认为,每所世界一流大学每年至少要耗费15-20亿美元的运行费用。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持续增长预期,完全可以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条件支撑。
二是我国部分高校已具备创建“双一流”的实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秉持“以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总体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重点支持了一批大学跨越式发展。1954年至1963年,国家先后四次发文确定全国性重点大学,到1981年,全国重点大学累计有96所。1995年,国家正式启动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绝大部分全国性重点大学入选了“211”工程。1999年,国家部署实施“985”工程,首期建设34所高校,二期扩大到39所高校,且全部是“211”工程学校。通过长期持续的重点支持建设,提高了我国知名大学的竞争力,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根据qs(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世界大学年度排名,2015年中国内地共有4所大学上榜世界前100强,分别是:清华大学(25位)、北京大学(41位)、复旦大学(51位)、上海交通大学(70位),这些大学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此外还有很大一批高校的世界排名在不断攀升,这是很不容易的。
三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推进“双一流”建设。“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间节点”,我们要在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世界发展历史经验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10000美元时,许多国家都难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能及时转型升级,社会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发展成果不能为全民分享,社会公平机制受到破坏,从而失去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口,同样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此引领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创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实施“双一流”建设,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三,“双一流”建设是湖南后发赶超的历史机遇。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重大战略的实施,每一轮重大改革的推进,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每到这种关键时期,如果能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排除争议,抓住机遇,就一定能乘势而上,甚至可以实现后发赶超。相反,如果争论不休,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必将坐失良机。
从我省高等教育看,新中国成立前后,我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在全国排不上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院系调整中,我省抓住了机遇,建设了原中南矿冶学院以及后来的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使全省本科院校有了一定基础。恢复高考之后,我省又兴建和恢复了湖南财院、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湘潭矿院、衡阳工学院等一批高校,其中大部分是部属院校,全省本科院校实力有了明显提升。在上世纪末高校体制改革中,我省再一次抓住机遇,组建了中南大学和新的湖南大学,并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现了教育部直属高校零的突破,再加上国防科技大学,我省“985”高校达到了3所,仅次于北京、上海,与陕西并列全国第三位,一跃成为第一方阵。当然,我们也曾失去过机会。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诫我们,当前必须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新一轮大发展。
从全省经济发展看,由于紧紧抓住了新型工业化的机遇,大力推动“三量齐升”,我省于2008年成为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的第9个成员,此后一直稳居全国前10位。当前,我省经济还面临人均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仍然是发展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怎样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解决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乏力的问题,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实现“双中高”,关键在于强化创新引领,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科学谋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确保我省“双一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我们就一定能乘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实现后发赶超。
二、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
国发64号文件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坚持以世界一流为核心。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中国特色是我们的本色,世界一流是我们的目标。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作为基本遵循贯穿始终。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促进他们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因此,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培育和践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陶铸中国精神,在人才培养和文化科技创新中植入中国基因;必须紧密对接中国需求,服务中国人民和中国发展,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三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坚持世界一流标准,接受国际通行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世界高等教育界拥有认可度和话语权。通常来讲,世界一流大学既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生,也包括一流的条件、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治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有的放矢地建设,扩大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我省来讲,所有高校包括新建本科学院和高职高专都要积极投身一流建设,争创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内同层次学校的一流。
第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一要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地把德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崇高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特别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把个人的成长成才深深植根于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努力成才报国。二要培养一流人才。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一流人才。据统计,1981至2012年的30年间,世界百强大学共培养出5000多位论文高被引科学家,约占全球的2/3,还培养了众多国家领袖、商界精英、技术骨干等各类精英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高校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切实把人才培养摆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三要注重大学文化。文化是大学的血脉和灵魂,引领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彰显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一流的物质保障,也需要一流的大学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各高校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批判性地吸收融合世界优秀文化精华,充分发掘本校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重点要建设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第三,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一切要素之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一要汇聚一流领军人才。学科领军人物是学科的灵魂,起着指引方向、凝聚队伍、团结同仁的重要作用,是学科队伍出思想、出精神、出成果、出环境的核心。有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队伍建设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流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物,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要大力培养“双师”型领军人才,打造“大国工匠”、“芙蓉工匠”。二要建设高素质创新团队。当前,学术前沿或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研究课题,往往涉及许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单位,需要采取兵团作战、集成攻坚的方式才能完成,过去那种单干户、夫妻店、父子兵、小作坊的模式,根本无法承担大型研究项目。各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以国家和湖南重大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合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团队。三要大力培养中青年人才。中青年是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中青年教师是高校的希望所在,代表着高校未来的竞争力。统计表明,科学家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最高峰值是37岁。因此,我们要加大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真正关心和爱护他们,为他们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四要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学术生态是高校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学术生态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立山头、搞小团伙、门户之见、近亲繁殖等现象。有高校反映,个别“学霸”自己不做事,还让别人做不成,把队伍搞散了,把人心搞乱了,对于这类破坏学术生态的现象,要坚决进行治理,树立清风正气。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高职业操守;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
第四,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学科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教学和研究为主要形式,集知识传递和创造于一体的特定知识体系和组织系统。一流的大学必然有一流的学科,有若干一流的学科,才可以支撑起一流的大学。一要牢牢把握学科建设这个重点。国发64号文件明确“以学科建设为重点”,要求高校把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到学科建设上来。我省的方案把学科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管是大学还是学院,只要学科有水平、有特色,都可以进入“双一流”建设的笼子。二要着力凝练学科优势特色。优势特色学科,是大学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的最好体现。纵观世界,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在所有学科上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抓住那些最能代表科学前沿、最能反映时代需要、最有自身发展基础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方略。三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过去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往往是为了申报某个博士、硕士学位点或者重点学科,临时从校内凑一拨人、拉一面旗、填几张表,等到申报成功了,大家还是各走各的路,至于学科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如何完成,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学科组织模式,纯粹是为了抢项目、争资源,这不是学科建设的真谛。要确立学科使命,根据使命来组织学科队伍,把认同使命目标、符合使命需要的人集合起来,特别要尽可能地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加盟。要根据学科使命来锤炼主攻方向,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通过他们的长期坚守,形成学科特色。要建设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保障学科组织正常运转,增强内部凝聚力,充分释放学科队伍的活力。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同样要集中优势力量,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
第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关键指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科技进步的方向。一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世界科技强国无一不是基础研究强国,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以高水平科研作为支撑。统计显示,目前世界百强大学每年校均发表的被各学科引文索引所收录的论文在4200篇以上,远远超过一般研究型大学。高校要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争做国际学术前沿的先行者和领跑者;要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二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社会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据统计,美国一流大学的转化率达到70左右,美国前30名的高新技术地区中,有29个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所在地。我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转化效率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2015年,湖南技术市场交易额为105.4亿元,仅占全国的1.1。我们要将“双一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的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提升高校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率。三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更要成为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的先行者。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产出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和精神文化精品力作,打造湖南文化高地。
第六,坚持以综合改革为动力。改革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推动力量,既要放眼世界,吸取他国大学先进经验,更要立足本土,与国家的改革合拍,与自身的发展同步。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治理能力。以大学章程为基石,构建完备的治理结构,形成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制度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我省自2011年启动大学章程建设,目前已有83所高校完成了章程制定审核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要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要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学术管理功能,打破行政权力对学术资源的垄断。要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参与治校的作用。二要深化关键环节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一流科研机构、一流高校、一流科技成果从不是靠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出来的”,“我们不能用管理行政人员办法管理教学科研人员,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办学当中还受到不少制约。为此,国发64号文件部署了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三大关键性改革任务。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高校要自觉深化关键环节的改革,释放办学活力,特别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把下放的办学自主权接住、用好。三要推进开放办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智力资源,开展国际协同创新,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尽快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通过校企联动、协同育人、合作攻关、资源共享、社会捐赠等方式,形成支持“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科学谋划我省“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湖南实际,科学谋划我省“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这也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实践当中,我们要处理好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支持学校和支持项目、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四大关系,不能走极端。总的来讲,做到大家都满意很难,但要力争得到大家认可,力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取得突出成效。根据这次会议征集到的意见,我们还将对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第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问题。毛主席说,我们做工作要学会“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就是既抓住重点,又兼顾一般。国发64号文件明确,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地方相关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高等教育体系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科构成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把基础筑牢,才能形成更高的塔尖。因此,我们立足省情,把“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支撑重点,鼓励所有高校和学科在各自的类型和层次上争创一流,做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从学校来讲,同样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要选择一批基础厚实、优势突出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推动强势学科创建一流,也要重视一般学科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第二,分类发展,争创一流。社会需求是多层次的,高校发展也是多类型的,“双一流”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是要引导和支持高校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由于教育部的实施方案尚未出台,我们初步把学校分为综合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型大学、地方应用型学院、技术技能型职院四种类型,把学科分成优势学科、应用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群三个层次,并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特色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国内特色大学、国内一流应用学院、国内一流高职院六种定位。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找准定位,各安其位,在各自的类型和层次上争创一流。综合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型大学要以“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分别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特色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国内特色大学”的目标进行创建。地方应用型学院要以“应用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瞄准“国内一流应用学院”目标进行创建。技术技能型职院要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瞄准“国内一流高职院”目标进行创建。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我省“双一流”建设不搞“身份固化”,不搞“一评定终身”。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先定学校,而是先建设一流学科;不是政府先划定学校层次,而是由学校自主申报其中某一个层次;创建结果也不是由官方认定,而是引用第三方评价指标,一流学科达到什么数量和层次,自然就成为了什么样的大学。总之,“一流”不是“任命”的,更不是一种身份,而是动态竞争的结果。
第三,分步推进,整体提升。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现实基础与奋斗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现实基础,也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既不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也不能没有理想、无所作为。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力争使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或全国一流行列,从而推动少数高校进入世界一流、一些高校进入国内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一流行列的总体目标。同时,明确了分三步走、稳步推进和提升的战略步骤。2020年是第一步,其目标是:努力使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50个左右的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在此基础上,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确定这个目标,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奋斗的压力。比如,到2020年,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目标是40个,而目前已有3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进入全国前10的学科目标是45个,而目前已进入全国绝对排名前5位和前10的学科共有26个。对于应用学院的应用特色学科,虽然目前没有单独的评估和排名,但根据具有硕士点的全国学科排名,我们初步确定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前列的目标为50个左右。对于高职学院的特色专业群,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专业评价方案,所以我们确定的目标还只是初步的。这些目标,都体现了立足现实、有所作为的思想。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是一个引导性的目标,体现的是稳步推进、不断提升的思想。
第四,崇尚科学,服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之中”。服务发展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同等需要,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任何片面地发展,只重视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高校既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重视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先导,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就会带来革命性变化。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基础研究的差距。应用研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市场换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我国经济的低成本时代已经结束,必须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高校既要发挥基础研究资源丰富的优势,切实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也要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主动发力、积极作为,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究型大学及其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水平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地方应用型学院、高职学院和应用特色学科则要提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
第五,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双一流”建设既要立足全局,合理配置资源,又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实解决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等问题十分突出。比如,目前省级以上的人才计划近20个,涉及部门10多家,同一个人、同一个团队,同时跻身多个计划的现象比较普遍。再比如,一些学科5年前是这拨人,5年后还是同一拨人,既没有引进人才,也没有创新成果,到验收时,靠生拼硬凑过关。还比如,学校内部不同院系或学科重复购置设备,一些价值上千万元的仪器,每家都要买一台,既不共享资源,也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浪费。这些问题不解决,很不利于双一流建设。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实施“双一流”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等六大计划。各高校也要整合校内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大学科公共科研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六,注重实效,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既要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理。要充分发挥“绩效杠杆”的作用,实行动态调整,不要以为进了“双一流”计划,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和学科将在平等规则下开展良性竞争,优者胜、劣者汰。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学科能在“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待多久,既不由省里决定,也不由学校决定,而是由学科建设的实效来决定。我们将建立“双一流”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以5年为一个周期,学校和学科按年度报送建设情况,省里组织中期考核、周期验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分别给予提醒或警示,并减少支持力度;对缺乏建设实效的,坚决淘汰,让更有成绩的学科进来。我强调一点,“双一流”建设可以容忍研究的失败,但绝不容忍拿钱不做事。
同志们,“双一流”建设事关各个高校,也事关全省高等教育,更事关湖南经济创新发展、后发赶超。我们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扎实推进,走出一条具有湖湘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推动形成全省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
原文链接:http://bgs.gov.hnedu.cn/c/2016-09-01/8347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