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评价改革推动高校科学发展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20-12-14 打印本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旨在“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时代在前进,世界竞争在加剧,高等教育跨入了普及化的门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唯”已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顽瘴痼疾。高校评价改革是整体性改革,需要推动发展、革除弊端、指导过程、保证方向,体现的是思想理念、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的一体化设计。

高等教育发展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时代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指明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模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主要学习借鉴了苏联的高等教育经验,迅速建立起了适合当时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积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的大学模式学习,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的融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之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规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显学。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探索和特征研究也迅速升温。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高等教育模式,都有中国学者进行研究,我国3000多所高校都开展过多种局部尝试和探索。面向未来,中国高校要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实践中开拓自己的道路,从学习借鉴向创新模式转变,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提升需要,在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建功立业,在创新发展中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模式。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民族复兴需要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需要人才真正德才兼备。人才培养不仅要以德为先,还应以能力为重,需要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局大势,新一轮科技革命是重要推动力,中美博弈加剧是真实现实,全球疫情暴发是新增变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发展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各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双循环”——聚焦国家战略,着力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服务小微企业,注重为一亿多经济主体注入创新活力;贡献农村生态经济,不断提高县域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国家开放大业,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

通过评价改革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高校评价需要积极引导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

应当看到,“五唯”的评价方式是有其产生基础的,是逐步累积成顽瘴痼疾问题的。从发展阶段看,简单的量化指标能够刺激数量的增长,适用于学额、机会的短缺阶段或学习借鉴的粗放阶段,在大规模的教育普及阶段和对教育规律已有深刻把握的创新阶段,显然不再适用,是典型的阶段性问题。从管理方式看,是文凭社会、行政主导的识别手段,在能力社会逐步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的新时代,明显不合时宜,存在着阻碍发展的不科学问题。破“五唯”就是要实现从“一”到“多”的立,在破“唯”字上下功夫,在“不唯”上扩展,逐步实现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高校评价要抓内涵,从多元拓展入手,朝激发创新发力,除了评结果,还要评过程,更要评增值。本质是什么就评什么,以此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人才的特色成长。

因此,《总体方案》提出,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并聚焦“双一流”建设、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三类典型院校评价,就是希望它们在特色建设上积极探索,在自身科学定位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校评价标准要与体系目标相一致,“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紧盯“顶天”议题,“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在成效上不能打折扣,要面向国家需求培育一流人才,致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注重实现由0到1的突破。应用型高校要倾心解决“立地”问题,努力成为区域和企业发展的“合伙人”,因此要突出服务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等与实践相关的能力,在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评价上创建有效的标准。师范院校要聚焦教师教育的“基础工程”,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教育领域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表明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说明教育体系是制度性因素。对国家发展而言,创新是“心脏动力”,应用是“血液循环”,都不可或缺。不同高校要在特色发展上前行,在国家需求中找方位,在知识、技能、思维力等人才能力要素的匹配中完成自己的育人职责,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科研服务对象也会有所不同。评价改革要针对不同学校的本质内涵有的放矢,高校经费使用、组织管理要保障实现核心使命。

教育评价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护航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目的是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建设良好教育生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人才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用力、多方用力、久久为功,评价的导向不能走偏。在方向上,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促进科学成才。在改革措施上,以学业标准为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研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从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和贡献等方面改进学科评估,在研究生选拔中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在教师育人职责上,明确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着眼教育教学实际,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突出质量导向。在增进对科学规律的把握上,注重改进教师成果认定,探索长周期评价,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推动全社会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总体方案》从过程、结果、增值、综合四类评价和提高评价专业性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思路,力图改变过去重投入轻过程、重选拔轻培养的评价倾向,推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关注评价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重视评价能力建设,特别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例如,智能教育可帮助解决规模化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问题,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透明特征会对各类考评使用产生影响,大数据的全面性有利于实现综合评价。思想有了,技术将成为实现美好理想的手段。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0日第7版


关闭


569vip威尼斯游戏“十三五”规划编制与综合改革办公室版权所有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