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秉承“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
积极主动承担为落后偏远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坚持以党建引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
对接地方人才需求。
学校把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人才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
一是找准办学定位
。
紧密结合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学校形成“立足湘西,面向湖南、领跑边区、辐射全国
,
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树立“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
。
结合武陵山片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等实际
,
重点设置和扶持一批亟须专业和特色专业。实施“服务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
,
确定24个本科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群加以重点建设。针对武陵山片区缺少高学历高水平医疗人才情况
,
学校成功申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
着力培养生态扶贫项目博士人才。
三是狠抓人才质量
。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
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着力培养应用型“四得”人才,直接服务于湘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据不完全统计,在湘西州
,
全州各类学校教师总数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占60.87%
,
其中中学教师达75.5%;全州医疗卫生部门医务人员总数中
,
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6.9%;行政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
,
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5%。
坚持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
对接脱贫攻坚的现实需求。
一是建立研究平台
。
先后组建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旅游研究院、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
,
聚焦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积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
自2013年起连续主编发布三卷《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写《干部驻村实务》
,
被国家扶贫办作为驻村干部帮扶手册在全国使用。
二是积极建言献策
。
校党委书记应《中国扶贫》杂志约稿撰写的《十八洞村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做法与经验》
,
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党委副书记、校长撰写的《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的调查与建议》
,
在《湖南日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
学校推出的《关于推进我省精准扶贫的若干建议》入编《决策参考
•
智库成果专报》
,
提出的《构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我省全面脱贫的政策建议》获得湖南省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优秀成果奖。
三是做好驻村帮扶
。
学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推进对口帮扶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的帮扶工作
,
校领导班子成员70余次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帮扶三年
,
学校整合项目资金2300余万元,建成路、水、电、网、房等基础设施和种、养产业基地
,
全面改善该村生活生产条件。
坚持党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
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
。
学校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
,
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引导党员教师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
,
着力将学校的办学成果转化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实践成果。如老党员张永康教授针对武陵山区提出了“三带”理论
,
催生了一批“三带”企业,形成了“三带”产业链
,
实现产值约126亿元,税收约9.9亿元
,
使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
。
校党委书记领衔完成的国内首套400余万字《土司文化研究丛书》
,
为老司城遗址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有力支撑湖南省世界文化遗产实现零的突破
,
学校因此获得湖南省政府的嘉奖和一等功记功表彰。
三是注重科研引领
。
把学科研究方向定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
,
多年来,学校获得的各级科研立项
,
80%以上的课题立足于武陵山区,着重围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
其研究成果直接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学校还与湘西州、张家界、秀山等地合作
,
完成了《湘西自治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多个横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