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莘莘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和湖湘文化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愈发感受到文化育人的强大动力,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繁荣发展,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发展就要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弘扬与传播中国文化。
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德育文化”。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重在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塑造道德品质为代表的“德育文化”上下功夫,加强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师德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坚定政治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站稳立场把牢方向,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持“四个相统一”,对标“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四个引路人”,从思想、道德、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提升。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努力做到“三辅三主六导四员”,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提升素质能力,找准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充分认识这支队伍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铸塑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师德文化”,为培养出勇担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践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走进课堂、走进园区,通过实践调研掌握学生需求,优化服务环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同时,为了培育赋有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传承校史文化和湖湘文化,通过“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等活动感悟湖大文脉传承与深厚人文底蕴,通过“优秀学子韶山行”、“省内红色地标打卡宣讲”等活动传播湖湘文化精神,让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参加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走进企业,通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暑期社会实践走入田间地头,在第二课堂、认知实习、调研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文化”。创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发挥作用的有效保障。要结合当代大学生新变化新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充分基于新媒体、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提炼整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力度,创建文化载体,丰富文化活动,采用“文字简短、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工作方式,融合图片、音频、视频、H5等多种形式,在教育中优化学生的视听感受与互动体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有效交融。湖南大学易千网络文化工作室运营的“湖南大学微生活”、“湖大易班”微信公众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将主题教育活动、时事热点咨询、情绪疏导暖文等内容推送呈现,多篇文章实现1w+阅读量,500+点赞在看量,以微思政的方式增强了教育工作的文化感染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效果、优化成长体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
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协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中要重视协同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要统一各方力量聚焦人才培养中心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注重谋划协同,协调各个部门完善顶层设计,将育人元素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联动机制,整合校内校外优秀文化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紧密协同配合。注重队伍协同,形成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社会活动等多领域的协调联动。专业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服务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管理、后勤、财务、宣传、网络等各部门要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服务。注重资源协同,实现覆盖全校资源使用配比的协同机制的有效构建,便捷资源使用方式,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切实保障所有资源为学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