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学习论坛 > 本科教育教学 > 正文

三个历史必然的形成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21-11-03 打印本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段锐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局限和开启但未竟事业的根本原因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110年前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行为,为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提供了重要视角。

走资本主义宪政道路、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是辛亥革命前后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政治诉求。在清王朝没落的时代,放眼世界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受西方宪政影响。一大批知识分子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并宣传的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们对宪法知识的普及和宪政理念的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思想基础。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作为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临时约法》开启了中国以民主宪法为依据的现代化政治时代。由于历史局限,处于各方政治势力斗争严重的动荡时代,《临时约法》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民主共和”立宪理想没有得到持久稳定地实施,很快被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封建旧官僚袁世凯废除。为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先后发起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联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北伐战争,以继续革命维护和巩固辛亥革命的政治果实。这一时期的立宪行为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行为是不同政治主体围绕着最高中央领导权展开的政治斗争,呈现出资产阶级立宪派之间关于道路方向的斗争反复。由于自身局限性,资产阶级无法做出超越自身利益的政治行动,无法广泛动员民众实现彻底的革命。宪法性文件成为不同政治主体规定自身利益的政治背书,立宪成为少数政治精英实现自身利益和政治抱负的政治行动。宪法性文件和立宪行为的频繁上演,充分说明走资本主义政治道路不能解决中国积贫积弱的实质问题,更无法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解放的政治目标。选择新的思想学说,走一条全新的政治道路,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必然思考。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廓清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方向,走向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必然。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选择的历史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有着建立“民有、民治、民享”国家的政治理想,然而,异常复杂的政治斗争消解了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不久,便因私利废除了《临时约法》,人民权利成为镜中水月。由于军阀之间的混战和帝国主义的操纵,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主体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权利必须由一个能够超越政党利益的政治主体领导才能实现。历史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百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早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三是走向国家统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基础和前提。辛亥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以和谈方式换取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以实现国家政治统一。《临时约法》的废弃打破了这一努力。由轮番把持中央权力的北洋军阀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更是体现了暂时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主体的集团利益。宪法确立的美好愿景在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的现实中沦为空谈。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以众志成城之势实现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这一历史必然,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院办公电话:0734-3452077 | 邮箱:mlb@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