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大家谈】马克思主义学院: 拓展思政大课堂 打造思政新亮点 筑牢育人主阵地

时间:2023-03-10   点击数:

记者:您如何理解这次审核评估?                                       

张冬毛:与上一轮审核评估相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实施方式、评估指标,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改进和优化。从我个人来说,感受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更加注重全面检视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量化还是定性的指标,体现的都是刚性要求,有利于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二是更有利于巩固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新的指标体系,从办学理念、领导力量、资源投入、运行体系等各个方面,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切实对应的要求,对于“以本为本”必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三是更突出分层分类评估和诊断功能,有利于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新一轮审核评估围绕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按类型把尺子做细,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引导高校合理定位,进一步找准所处坐标和发展方向。

记者:当前学院迎评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冬毛: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学校部署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来,在学校评估办指导下,在迎评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先后召开了学院审核评估动员大会和推进会,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全院教师集中学习了相关评估文件和应知应会读本,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全院教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成立学院迎接审核评估工作机构,制订了各阶段工作计划。目前,完成了学院自评报告、教学文档材料整理,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成果。三是规范了教育教学相关制度,修订完善了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调动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努力提高授课质量。四是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磨课,举办了教学设计大赛、说课比赛等,就课程教法不断交流,切实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实际教学环节中去。

记者:在人才培养中,学院是如何落实和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张冬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论述,围绕学校“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思政课教师立足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宣传新思想,弘扬主旋律;承担学校部分党课任务,担任了多名学生的入党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多名教师担任了社团指导老师;担任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乡村振兴、国家发展的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字之书”和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学到的科学理论去观察、剖析社会大课堂,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理论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

记者:学院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张冬毛:根据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学院构建了全员参与、内外结合、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了学院规章制度,努力实现教学质量常态监控与管理。二是重组了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机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明确了相应的机构与人员职责,落实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办法。三是做好期初、期中、期末的常规教学检查和专项教学督查工作,通过采取督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听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形式,把教学质量管理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四是注重教学质量评价的统计、分析与反馈,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五是构建基于学生获得感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老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教学效果差、学生反响大的教师实行退出机制。

记者: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成果?

张冬毛: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学院目前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平台,1门省级思政“金课”,4门校级思政“金课”。近三年获得湖南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竞赛二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4名;多名教师在湖南省高校微课大赛、微党课大赛获奖。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高校“新思想进校园”学生微宣讲冠军,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展示竞赛一、二等奖各2项。

学院教师主持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10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2项;发表CSSCI论文22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积极主动服务于湖南省的“三高四新”战略,承担了多项社会服务项目,进账经费累计超过200万元。中国教育在线、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红网等主流媒体均多次报道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宣讲和理论研讨活动。学院现已成为我校理论研究与宣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记者: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学院开展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张冬毛: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在学期初的全院教师大会上结合相关案例对教师进行宣传和教育。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广大教师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使“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观念深入人心,自觉遵守和维护课堂教学政治纪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视强化思政课教师的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是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并实行“一票否决”,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外出进修和选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

记者:能否谈谈学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思政”理念引领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和亮点特色?

张冬毛:学院以“系统推进”与“重点聚焦”为思路,围绕“课程”“科研”“党建”,打造了“三位一体”育人综合体。

一是聚焦课堂质量提升,推进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疑点”为教学起点,打造70多个精品专题。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形成“中班集中讲授、小组分散讨论、课外实践延伸”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扣。推行了5门思政课无纸化考核。学生获得了省高校“三个天天”微宣讲竞赛特等奖、省大学生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竞赛首届亚军和第八届一等奖、遴选参加了教育部“思政课理论学习之星”夏令营。

二是聚焦学科建设引领,注重科研反哺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学校“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主攻方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将研究成果融合进各门思政课教学中。获批省级和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各1个;《寻访水口山工业遗产》被评为2020年10种“湘版好书”。

三是聚焦特色党建活动,促进党建与思政有机融合。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善用之”的要求,依托衡阳党史馆、夏明翰故居等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课内实践、课内外衔接、课外拓展等形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记者: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张冬毛: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特色发展”的理念,遵循学校“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把工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主攻方向,打造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提出以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路径,将工业文化遗产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和内容。这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尝试,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探索。

一是打造生动鲜活教材体系。形成“一主多辅”教学资源,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将“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出版了《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水口山铅锌矿故事》等教辅书。其中《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被评为2020年第二季度10种“湘版好书”之一,被《湖南日报》发文专题推介,新湖南、红网、腾讯网、新浪网、网易新闻、华声在线等网络媒体也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介绍和推荐,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化。

二是加强特色思政课程建设。学院立足地方,围绕衡阳本地悠久的工业历史和深厚的工业文化,打造出一门具有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接地气、有特色的思政课程——《匠心筑梦:工业衡阳的记忆与传承》。该课程以“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以衡阳工业史实为元素,以衡阳工业遗址为主线,结合学校新工科专业优势,分析衡阳工业发展的源与脉、人与事、技与理,教育、引导大学生知校爱校,了解和认识我国工业的历史脉络,保护地方工业遗产,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

三是创新课外思政实践课堂。学院将思政课实践列入必修课,依托夏明翰故居、衡阳工业博物馆和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等实践基地,形成了“一中心、两嵌入、三模块、四驱动”的“1234”实践教学模式。拓展“混合在线课堂”“情景沉浸式课堂”等活力线下课堂,累计开设20余场公开观摩示范课。近年来,带领学生到夏明翰故居、衡阳工业博物馆等开展了50余次“行走课堂”现场授课,学生累计递交了2万余份实践报告。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省、市两级工业文化科学普及基地,加强了对学生工业文化知识的宣讲;在衡阳市中小学、企业进行了多场理论宣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本土红色文化。依托衡阳市法学会成立了行政法分会,承担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等一批衡阳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委托课题及石鼓区、常宁市民政局等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开展了相关讲座,形成了系列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

记者:迎接专家进校,学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推进?

张冬毛:目前,学院迎接审核评估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我们还需继续深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学院的自评报告和汇报材料、对各类教学文档材料查遗补缺;细化落实迎接专家线上线下评估的相关工作,包括专家深度访谈准备、课堂教学规范等。继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对任课教师提出明确教学要求。

一审:李琪

二审:彭国柱

三审:肖中云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nic@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