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务[2019]107号
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我校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结合我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学校决定启动课程大纲修订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应聚焦学生发展,持续推进课程内容重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重构、课程教学形态重构与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重构的“三位一体”课程重构,打造“金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修订原则
1.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确保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吻合
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载体,课程教学团队应细化课程目标对专业人才毕业要求支撑度;落实“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高素质”的“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思政元素融入,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
教师应坚持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原则,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真实融合,结合专业谈思想、授知识、提素养,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确保立德树人的实效。
3.优化课程知识结构,深化教学基本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的渗透
对标 “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 的“金课”要求,持续整合优化、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减少与相关课程间的重复内容,删除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产业发展前沿、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课堂。
4.大力开展“课堂革命”,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与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建立覆盖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范式。
三、课程大纲分类
本次修订的课程大纲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理论课程大纲,第二类是实习大纲,第三类是课程设计与学年论文大纲,第四类是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四、课程大纲的具体要求
1丶理论课程
本次修订的理论课程大纲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课程(是指纯理论课实践环节);另一种是单独设课的实验(实训)课。
第一种:理论课程(纯理论课实践环节)
(1).教学大纲需填写课程信息,并从毕业要求出发,课程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目标,并细化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点的支撑度。
(2).课程考核应注重课程目标达成度考察,明确考核方式和最终成绩的构成等,杜绝仅靠死记硬背的考试。
(3).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需要按照引用规范填写。
第二种:单独设课的实验(实训)课
(1).所有单独设课的实验(实训)课都单独编写课程大纲。
(2).按照技术发展水平与产业行业需求,及时更新实验(实训)项目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时占实验课总数的比例达到基本要求;在计划课时内安排一定的选做实验。
2丶实习
(1).实习大纲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编写。
(2).实习教学大纲编写范围: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其它实习,大纲应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大纲与学年论文大纲分别按照《569vip威尼斯游戏课程设计管理规定》与《569vip威尼斯游戏学年论文管理规定》制定。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按照《569vip威尼斯游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与二级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修订。
五、修订程序与相应职责
各教学单位要明确工作任务与责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纲修订的程序如下:
1.教务处提出制订课程大纲的原则意见,以教务处文件形式发至各教学单位。
2.开课教学单位成立以学院院长(部主任)为组长的课程大纲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任务,加强指导督察,按时完成本单位大纲的修订工作和审定工作。
3.各教学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审定后的大纲打印稿加盖公章连同电子文档报教务处,再由教务处将其提交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生效,最后编印成册付诸执行。
4.大纲一经确定,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严格执行。
六、工作进程
1. 2019年8月1日前:各教学单位制定相应课程大纲修订任务分配方案。
2. 2019年8月31日前:二级教学单位完成课程大纲方案初稿。经学院论证和评审并完成形式化审查后,提交教务处。
3. 2019年9月1日-9月6日: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并反馈意见。
4. 2019年9月7日-2019年9月10日:二级教学单位根据评审反馈意见修改课程大纲,修改完成后,须经所在二级教学单位充分论证后提交教务处。
5. 2019年9月10日前:教务处报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后,由开课二级教学单位汇编成册。
七、材料要求
1.已招生专业应根据通知要求组织教研室老师讨论、论证;
2.新招生专业应做好调查研究,组织讨论和论证;
3.以上所交各项材料均须提交电子稿和纸质材料一份,电子稿发送至邮箱:20597156 @qq.com,文件以专业名称命名。
教务处联系人:刘赛;电话:65006;
附件:课程大纲与模板
教务处
2019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