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及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展示我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智慧,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青年的科技创新热情,推动衡阳创新型城市建设,衡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领导小组决定组织开展衡阳市第八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了做好我院学生参加活动的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机构
学院成立参赛领导小组,为本次参赛活动的领导机构。
组 长:崔晓利
副组长:杨国辉
成 员:刘安民、姚胜兴、张敏、廖可兵、刘吉兆、胡汉祥、罗庆云、杨凤鸣、施毅敏、黄卫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院科技产业处,负责参赛组织工作的联络及日常工作,联络人: 毛珂 刘武
二、组织形式
本次参赛活动以系(部)为单位,全面发动广大学生和教师踊跃参赛。学生要通过对自主创新的科技项目的科技含量、市场前景、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制定出科学新颖、切实可行的研究规划和方案;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科技创新项目的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可行性、新颖性、预计效果和方案等内容进行评审,并对学生的具体研究活动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参赛对象及申报项目范围
参赛对象: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专科大学生。
申报项目范围: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专科大学生研究完成的自然科学类创新项目均可申报参赛。
四、参赛类别项目
1.实用技术类。在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等方面,通过对工艺流程、材料设备、操作方法等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或构想,实现提高效率、扩展功能的效果,具有一定可预见的经济、社会效益,便于使用或投入生产的创新发明项目。作品必须有原理构造说明材料及图表资料。
2.理论研究类。 在自然科学领域或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的成果,或在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中提出具有创新的思想与方法,为实现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提供理论基础的各类论文。或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知识和手段,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项目。
具体参赛课题由参赛者自行决定,但必须属自然科学范畴。
五、奖励办法
大赛固定奖项为:实用技术类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理论研究类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每个奖励10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3000元。获得奖项的作品均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
六、相关要求
1.衡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二年一次的大赛,参赛项目主要来自于衡阳经济社会实际,既为驻衡高校师生服务衡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又为高校师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支撑,已经成为驻衡高校智库作用和人才优势的一个平台、驻衡高校办学成果的一种展阅、推动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品牌。大赛规格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
2.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以赛事为契机,广泛动员、科学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与创作等途径,培育、形成和完善好参赛作品,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培育,进一步提高比赛水平。
3.各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动员并发挥好指导老师的作用,要建设一支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数量足、水平高的指导老师队伍,坚持普遍选拔和重点培育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我校大学生参赛作品的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
4.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教师要为参赛大学生提供图书资料、科学实验、零部件加工、试验场地等方面的条件。
七、大赛程序
1.各系(部)接到本通知后即可开始组织报名,对报名参赛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核,并将立项的参赛项目汇总表纸质文件及电子文档(发至邮箱78231943@qq.com)于2017年12月15日前报学院科技产业处。
2.参赛项目完成后,由各系(部)组织初评,从中筛选出优秀项目于2018年3月1日前报学校科技产业处,科技产业处组织专家推荐评审,按每类奖项数量1:2:3比例向市科技创新大赛办推荐申报。
3.成果的完成形式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应用技术、实用产品、应用软件、专利等。
4.市大赛办组织专家复审,对进入决赛的项目,实行现场答辩审核,评出各等奖项。
附件:1.衡阳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
2.衡阳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项目汇总表
科技产业处
201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