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在校生 > 学生事务 > 就业指导 > 正文

如何在还没毕业时就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职场中,

最好的成就,永远是下一次。

我们终究都将成为职场的赶路人,

不为一时的成绩所迷惑。

 

如何在还没毕业时就找到理想的工作?

 

01

最近有刚上大三的学妹加了微信之后问我:“学姐,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找到喜欢的工作的,想听听你从毕业到现在的工作经历。另外还有就是,在毕业前如何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毕业一年的时候我曾经回过一次母校,当年老师格外赏识我,把我叫回去给学弟学妹做了一个小型分享会。

或许是看出了我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反骨,我不是那种看着别人考公务员考老师就随波逐流的人,甚至于当年整个宿舍除了我都在准备考研,我也毅然选择了实习。

或许自己的职业路径就是在实习时埋下了伏笔。

首先,我确定我对于工作的热情大于考研,我查询过当地一些公司的职位要求,对于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要求少之又少,但的确有一些知名公司的门槛要求是本科。

我并没有想从学术方面发展的雄心壮志,我当年学的专业即便放在3年后都未必有太多人知晓——教育技术学,据说目前研究生毕业的几位同窗都选择去大学或者高中做了计算机老师。

岔路口或许就是从这个选择开始的。 

要不要考研,为什么考研,研究生毕业后有什么职业规划与就业优势。 

在你想清楚这些后仍旧选择毕业后工作,我想我的这一家之言才有可参考的意义。 

我在找工作前做了很多准备和搜集。

我从一开始确定了我想做的是文案编辑类的工作,于是花了一个周末把当地招聘网站上文案类的工作都查了一遍,选出了5家我认为最知名的公司。 

我把这几家公司的职位需求和薪资待遇都列了出来,然后上官网上查询了公司的过往案例,比如承接过哪类活动,主要负责客户有哪些,还有过往员工对公司的评价如何。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做好一个简历同时投十几家,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方式。每家公司的hr每天都要浏览上百份简历,若是没有点睛之处,很容易石沉大海。

我在选好5家自己最向往的公司后,在现有简历的基础上分别做出了5份简历,在个人技能和过往经历中根据每个公司的jd(职位描述)进行了细节删减,以便发到每个公司的简历都更加契合他们的需求。

在邮件名称中,我也加上了关键词和标签,如“可迅速到岗”,“有相关实习经验”,以便负责人在邮箱中筛选简历时能够有觉得吸引之处而增加点开的几率。

前期的准备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由于我对于公司背景和重点项目做了搜索和了解,连面试都毫不费力。

我记得我去面试的时候带上了我写过的文案稿件和我对公司文章风格的分析文档,第二天就收到了通知入职的电话。

或许你以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故事。可是我要说的状态是,即便是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的理想工作与现实状态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02

我进入了当地一家颇具名气的广告公司,成为了一名杂志编辑。 

领导找了一个入职2年的前辈带我,说是前辈,也是同职位的编辑,尚未有带人经验,只是发给我几个案例和题目,说“这周要写出3篇类似主题的稿件。” 

我点头说好,真正到了下笔之处才觉得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到了战场上,没人在乎你是本科还是专科,有没有拿过学校的奖学金,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迅速熟悉并完成交代给你的工作。 

刚进职场的时候,大家都满怀期待可以得到系统而全面的培训,可是事实上,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新人,要点跟你说完了,其他事情全靠自己摸索。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是最关键的。 

模仿是最好的练习。

我几乎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揣摩同事们做过的主题案例,然后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23个备选主题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的理由。 

而对于自己的工作想法,说服领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动机和收益,而比你有经验的同事大多已经在过往文章中体现出风格。

当然也并不需要一昧地照搬,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对于新员工的期待就是为程序化的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有切实可行的新想法也可以及时提出来。

当年刚好赶上2014年世界杯,我主动提出做一期世界杯专题,这对于当地纸媒来说是个全新的主题,领导也拍案称赞。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成倍的工作量和内容编排,这个时候你不能指望其他同事能够主动帮你分担。你要接受如果想做出成绩,就一定要付出比之前更加艰辛的努力。

周围的人到点打卡下班,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列着采访提纲和赛程表,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旁人行色匆匆,城市车水马龙,只有你独自守在原地,像个孤独的孩子。

几乎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一个月的时间,做出了6篇人物专访,完成了一个线下街头调查,以及与3家商户建立了合作。

这一个月里几乎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没有人给我反馈,很多时候都像把自己扔进了大海里,自我求渡的焦虑和无助。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你做的每件事,别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判断你,是一时兴起还是能坚持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虚张声势。

他们是职场的过来人,有自己的准则和标准,只有当你到了他们的标准后,才偶尔能得到一句轻轻地肯定,“这次做的不错。”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你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除了在奇迹发生时会有现金奖励之外,口头肯定已经是难得的赞扬。

你不能沉迷于一时的收获,因为在职场中,最好的成就,永远是下一次。我们终究都将成为职场的赶路人,不为一时的成绩所迷惑。 

你以为你是在为公司工作,其实是为了你自己。太过于急功近利,就很容易让boss看到你的野心勃勃,而此时他也会掂量,你是不是有足够的才华来胜任更多的工作。

你为公司创造了收入,公司为你提供了平台。在boss的眼中,雇佣关系就是这么现实。

从一开始负责一个专题的稿件到慢慢上手负责整本杂志的主题和走向,连同拍照和广告赞助的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

 

03

除此之外,还有跟同事领导的关系调节。

我实习的第一周某天中午有个同事带了橘子分给大家,我午休起来后发现每个人工位上都有,但除了我。

我委屈地在下班路上给闺蜜打电话,“同事是不是不喜欢我;他们会不会排斥我。为什么给别人分到了橘子只有我没有?”

“别人为什么要对你好,大家都是来工作的,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谁心里没有亲疏远近,你的心态就不对。你来公司不是交朋友的,是做事挣钱的!”

闺蜜的当头棒喝惊醒了我。

初入职场的时候我们为一份工作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想要一帆风顺的工作,想要善解人意的领导,想要和睦温柔的同事,还想要一步到位的薪资待遇。

对于理想工作的期待好似一个繁花似锦的温室,但现实不是这样,职场是从游乐场模式到生存模式的最大转变。

如今作为职场的过来人,不免觉得当年的自己太过玻璃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说来头头是道,可是如果执着于一时的得失,计较一分一毫的差别,只会增加自身的内耗,而在这职场的长跑中输掉先机。

 

04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审视下自己的目标与完成情况。从实习的时候目标是完成一个专题的稿件,到现在的目标是开拓更多的资源,写出传播度更好的文章。

为了每年的大目标,我都会制定一些可以量化的小目标,比如今年的读书目标是70本书,写稿目标是20万字。如今也以超出预期的执行速度在进行中。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本职工作是图书的营销推广,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执行力。我大概每周都会去搜索同类书中最畅销的top榜单,去了解某个品类书中最热卖的图书做的营销动作,去揣摩刷爆了朋友的营销软文用了什么套路。

这些搜集的素材和渠道一度静静地躺在我的文件夹中,终于在接到一本有潜力的书后进入执行阶段,将近5个月的奋战后,这本书几乎以黑马之姿登上了年度各大畅销榜。

是运气吗?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是运气好才接到了一本畅销书。可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运气不过是蛰伏在日常的努力中,一点一点地发芽结了果。

过路人只看到你摘到了最绚烂的花,殊不知你也静静熬过了无数个无人问津的黑夜。

 

05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说过:“有没有终生投入的工作可做,是人生幸与不幸的关键,但首先要找到工作的意义。”

在我看来,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你必须要耐得下心去做充足的准备,也要抓住工作中的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核心点,你是想要一种稳妥,还是想要一份拼劲全力的冒险?

你需要明白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他们于你最大的意义是协力完成公司的任务。能成为朋友很好,成不了朋友也并不可惜。

好的平台并不意味着你有好的前景,真正决定你前途的,是你自己选的方向和付出的努力。

同样的道理,或许已经有无数过来人耳提面命过了,我所能告诉你们的就是:“你必须为你想要的生活全力以赴。”

你所期待的理想工作并不会马上呈现出来,而是随着你潜移默化的进步与提升,一点点融入你的生活中。

我曾经写过一句话:“好好工作,工作是一切平凡女孩成为女王的唯一方式。”事到如今我依然相信——工作,是人生中最好的修行。       

                  转自500强校园招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