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申纪兰: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0日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出生,山西平顺人,现任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曾任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顺县委副书记。她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1929年12月,我出生在太行山南麓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一个叫杨威村的小山沟里。从小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让我们贫苦农民过上了幸福、富裕的新生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也已经90岁了,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我感慨万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国家能解决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我由衷觉得,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西沟村今天的大变化,也没有我申纪兰的今天。

  我是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

  1954年,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被选上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听说我选上了,全村人都很激动。有些男同志还来问我:“女同志也能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我说:“女同志咋就不能当人大代表了?这说明新中国对我们广大农村妇女的重视。”

  去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和全国劳动模范、时任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顺达同志一路走了四天。当时交通落后,从平顺出去都是羊肠小道,别说开车了,连马车都没有,我们是骑着毛驴去的长治。现在交通多发达,我去北京开会,上午闭幕,下午坐动车到河南安阳,晚上我就回到西沟村了。

  到北京报到后,安排我们山西的代表们住在东四的一个小旅馆里。大会开幕的时候,是毛主席主持会议,他一走出来大家都站起来鼓掌。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时,我在选票上给毛主席画了一个圈儿,排队走到投票箱前郑重地投下一票。大会期间,毛主席还接见了我们这些劳模代表,挨个握手照相。我和李顺达回到西沟村,全村人都激动地说:“你们这是见着毛主席了,还选出了中央领导,咱这下可好了,有了靠山啦。”

  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也就没有说话的地方。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真切感受到人民的政治地位提高了。那一次人民代表大会,还通过了第一部全国宪法,人民权益真正有了法律的保护。能当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就了不得了,没想到接连当了十三届,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最高荣誉。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说话,人民代表就要给人民办事。

  每次参加人大会前,我都要走访群众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材料,还要去人大、政府等部门征求意见。这些年我提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反映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解决农村干旱地区饮水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山区公路交通、发展农村教育、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每次到北京开会还要跑到有关部委,具体落实群众的诉求。

  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70年岁月。我很有幸当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当初的“不识字”,到现在轻松读报、调研形成议案,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督促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认真履职。

  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我离不开西沟的山,离不开西沟的群众。我们不脱离群众,群众就不脱离我们,就会把我们当亲人,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

  1951年,在党的培养下,我们西沟村开办了初级社。初级社需要一名男社长和一名女社长,合作社就选我当了女社长。李顺达告诉我:“纪兰,你当女社长重点要发动妇女参加劳动。”

  那个时候,我们妇女和男人一起参加劳动。有一个事情我觉得不合理,也不公道。男人劳动一天记10分工,妇女劳动一天只记5分工,这5分工还记到当家的男人名下。因此,妇女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我提出,妇女和男人要干一样的活,挣一样的工,才合理。当时在西沟村有工作组,还有全国妇联的干部驻村,大家说我提的这个意见好,提出开展男女劳动比赛。前后经过3次比赛,最终得到了同工同酬。

  我提出同工同酬后,《人民日报》的一个记者见我们西沟妇女工作非常扎实,扛石头打坝、上山栽树,样样都行,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说“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一下子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事了。好多人给我来信,也有很多人来到西沟学习,我本觉着自己干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却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后来,村里人还写了几句顺口溜夸妇女们:“西沟女人真是行,赛过宋朝穆桂英,事事不离场场到,每次战斗打得好。”

  20世纪50年代那会儿,西沟村不光没有电,连吃水也很困难。村党支部提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真正出大力、流大汗,听党话、跟党走,带领西沟人民建设西沟。上山栽树,下沟修地,集体组织起来力量大,改天换地向自然斗争。

  过去科学不发达,上山栽树主要靠人力,早上各自带上干粮走,一走一天,下雨刮风都不往回走。我们西沟有七条纵横的沟,有的沟离村里八里地,都是步行去。那时候土地少,我们就打坝填沟种地,哪里有土就用肩膀担过来,万里千担一亩田。一年打坝,两年垫地,年年栽树。几十年如一日,我们把西沟的山全绿化了,把河沟打成坝造成地,一共造了500多亩地,不但自己能吃饱还交国家公粮,群众把好粮都要交给国家,管这叫“爱国粮”。

  1973年,省委任命我当省妇联主任。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一开始并不想去,总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机关工作经验。后来李顺达找我谈话:“纪兰,你经常说听党话、跟党走,这就是党的调动,必须去。”一听这话,我就不讲条件了。上午开完会,下午就到省里报到。深感这份工作责任重大,我向省委提出“六个不”: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

  1983年我又回到西沟,领导问我:“你愿意回?”我说:“从我入党起,就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现在西沟更需要我,我还是应该回到那里。我发过誓要跟西沟人一起建设好西沟。”2001年,我得了“保护母亲河”奖,领了两万元奖金,我知道西沟最缺水,这笔钱要用来给村里打水井,解决全村的吃水问题。

  活到老干到老,活着干死了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985年春天,我们组织村干部到南方学习,收获很大。回来后,党支部开会决定利用平顺硅铁矿资源丰富的优势,兴办铁合金厂。

  1987年冬天,我们办起了铁合金厂。没想到西沟村也能流出铁水,垒猪圈的石头也能变成宝贝,捏惯锄把子的手也能办工厂,一下子就解决了200个劳动力就业,第二年就给西沟带来几十万元利润,这就慢慢地富起来了。

  1999年,我们在太原开起了“西沟人家”连锁饭店,用的野蘑菇、干酸菜、核桃仁、花椒、辣椒、山花野菜、五谷杂粮等食材都来自西沟。

  近年来,我们西沟村不断走科技创新道路,建成了60多个光伏香菇大棚,实现了棚上发电,棚下种植香菇。原先一亩地产1000斤粮食,现在香菇大棚一亩地顶两亩种。我们还引进了“太子龙”服装厂,办起了纪兰潞秀厂、潞麻油加工厂、饮料厂。能上工就能有收入,不但安排了全村的劳力,外村的都来我们西沟村打工。

  致富,发展经济,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第一工程。20世纪50年代我们带领群众在干石山上栽树,现在成材的已经有1.5万亩了,等于在山上建了一座绿色银行。现在我们西沟村富了,还给老百姓分了红,建成了养老院,70岁以上的老人中午都能免费吃饭,还能领到300~500元的养老金,大学生有1000~3000元学费补贴。群众都说这是党的政策好。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西沟村也提出了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三个产业。目前我们西沟正在朝着建设绿色西沟、工业西沟、旅游西沟、现代西沟的方向发展。在奔小康的路上,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

  70年风雨兼程,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我们平顺县要脱贫摘帽。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能做一些事情,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来源:《党建》杂志)

 

关闭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认证)游戏大厅-Venetian Platform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569vip威尼斯游戏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