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博士12人(占37.5%),教授6人,高级职称19人(占59.4%),在读博士9人,主要集中在3个研究方向。
方向1:光量子与微波光子技术
光量子技术基于量子技术研究光场的各种经典和非经典现象的物理本质,旨在突破当前光电子技术领域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重点技术的瓶颈,带动光电子相关产业的发展。微波光子技术是光通信与微波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为光信号与微波频段的电信号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超高速通信的设备与系统,并将其以微波系统与光学系统的形式应用到工业系统中。该研究方向聚焦于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
方向2:光电信息处理
光电信息处理是基于对函数的数学描述与建模,运用光学元器件完成光学信息的模拟分析和处理,或在计算机中完成对信息的各种数字处理和分析。通过光电信息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能力。该研究方向聚焦于图像增强与处理技术。
方向3:电力电子器件与系统集成
本方向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电力电子器件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变换和控制电路。该研究方向聚焦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2018年以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已获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已有3项转化,产生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撰写国家标准1项;被SCI和EI期刊收录的论文40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达300多次,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认可。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还积极对接衡阳市输变电产业集群企业,承担多项企业横向课题。团队在近三年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合作开发次数多达百余次,承担了特变电工衡变公司多项科研攻关项目;承担了泰豪通信车辆工程公司“特种通信车辆电动百叶窗控制箱开发”、“多功能智能网关”等多个横向课题。近三年,横向科研总经费超过300万元,学科团队成员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还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2018年以来学生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达15项。近三年来,团队老师和所带学生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成果转化十余项项,直接经济效益达300多万元。